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一年一度,端午节又至。古人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避瘟逐疫、驱邪纳福,于是我们吃粽子、喝端午茶、赛龙舟、敲锣鼓、挂五彩、插艾草……用最浪漫和温柔的表达方式,驱邪避害,家家热闹。只为岁岁安康。 具体讲,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而早于春秋之际,吴越地区就有在这天以龙舟竞渡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则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贤良,具有高洁情怀的节日。这种风俗,沿袭至今。 茶性清芬高洁,人们历来把茶作为祝福、温馨、吉祥、圣洁的象征。人们爱茶,敬茶,把茶当作神灵一样敬拜。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用茶祭祀神灵的风俗,人们认为神灵也像常人一样有喝茶的习俗。 春秋战国时期,每逢端午佳节,人们都要上山,采选百草,晾匿家中,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辟秽驱邪。这种茶饮,后来称为“端午茶”。 恰巧的是,牛蒡,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详细记载其能“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俨然与“避瘟逐疫、驱邪纳福”有异曲同工之妙。 端午节,吃粽子,喝牛蒡茶,品传统文化韵味,从历史中找寻民俗记忆,幸哉乐哉快哉。 牛蒡茶,推荐您饮用“中国牛蒡之乡”山东省庄坞镇蒡之道·牛蒡茶。潺潺沂河之水孕育了优质牛蒡,传统古法制茶,锁住丝丝茶味。 记住,给亲朋好友送粽子的同时,送上蒡之道·牛蒡茶,共祝佳绩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