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展现了防病治病的强大优势。为有效应对秋冬季节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风险,减低秋冬季疫情防控压力和成本,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由张伯礼院士带领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研制出“清感饮”(系列)制剂,目前正在天津等地推广使用。“清感饮”(系列)制剂包括“清感春饮”“清感夏饮”“清感秋饮”“清感冬饮”“清感童饮”,现阶段以“清感秋饮”推广使用为主。
“清感秋饮”(系列)制剂介绍——
主要成分:炒牛蒡、射干、桔梗、赤芍、紫苏叶、金银花、焦山楂、甘草、北沙参、桑叶、菊花。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疏风散热、芳香化湿、清喉利咽。用于风燥袭肺证,症见干咳,少痰,咽干,咽痛,音哑,口鼻干燥,身有微热或不热;或急、慢性咽炎,感冒前后见上述症状者。
牛蒡,药食同源植物。牛蒡作为“清感饮”(系列)制剂的主要成分,《本草纲目》中详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兰陵县庄坞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植牛蒡。在质监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农民朋友积极采用了标准化种植,渐渐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一定规模,牛蒡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上万余亩。2004年2月,庄坞镇被国家特产委命名为中国唯一的“中国牛蒡之乡”,兰陵县的牛蒡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畅销菜。
蒡之道·牛蒡茶,甄选“中国牛蒡之乡”山东省庄坞镇优质牛蒡,科学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每一粒牛蒡片,肉质厚实、无杂质。
原材料只取90cm以上原生牛蒡,去头去尾仅取中端50cm规格均匀、营养充分的段位。经过低温0.5°C储藏180天,牛蒡中的水分汽化,聚糖和低聚糖充分积累。72小时日光浴自然干燥后,再经过人工二次筛选,淘汰率达20%。延续了传统的人工炒制工艺,使得茶片受热均匀,更加全面地锁住了牛蒡中的营养成分。
蒡之道·牛蒡茶的口感营养方面,经过国内牛蒡领域资深专家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科学配比,暖身养生。
![]() |